現在養殖朋友談病色變,養雞就怕發病,俗不知一些雞病如果做到早發現是造不成多大損失的,大都因為我們發現晚了,造成雞群減產、死亡,損失無法挽回!只要把雞群的疾病發現在早期,做到早發現、早治療、狠用藥一般是控制得很好的!這篇文章總結了一些雞群的管理經驗和雞群疾病早發現的一些方法,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
1、雞群產蛋上下午之比:正常的雞群每天上午產蛋要產出全天產蛋量的80%—90%以上,上午產蛋越早越多說明雞群越健康!如果有一天上午產蛋時間開始后推了,總產蛋量沒有變化,這時一定引起我們的高度關注!這時如果處理的得當,花小錢辦大事,雞群通過調節就可以調過來!這是因為雞群受到外界的應激刺激,肝腎功能失調,造成機體系統功能紊亂產蛋生成變慢造成的!
2、蛋殼顏色變白、變黑色小點沉著、或見到沙皮蛋等:這是接產蛋推遲后的向前發展,這是由于應激因素沒有消除或者繼續強烈刺激機體,病毒或細菌進入血液,造成生殖器官分泌紊亂造成的!
3、產蛋量的變化:我們一定要學會數字化養雞,每天的產蛋個數和產蛋斤數都應當做好記錄;有的產蛋下降是因為蛋重變小造成的,是雞出工不出力了!這種情況是比較輕的,最多是營養物質吸收和代謝出了點問題!有的產蛋下降是因為產蛋個數減少造成的,這就比較嚴重,說明雞已經不出工了!
4、采食量和飲水量的變化:養雞管理者必須知道自己的雞群每天吃多少料?喝多少水?有好多養殖戶根本不計算自己雞群每天的吃料量,有計算的最多是生產了2000斤飼料吃了幾天零幾頓!大家想一下,我們在這里講的是早發現,如果等你把飼料吃完了再計算得知飼料少吃了是不是已經晚了?如果我們養了5000只雞,少吃50斤料你能通過眼睛看得出來嗎?答案是否定的!實際生產過程中,只要我們眼睛看到我們的雞群少吃料了,我們雞群的采食量最少也下降了10%左右,所以已經晚矣!所以我們要求必須知道自己的雞每天的吃料量,精確到以10斤為單位,也就是誤差最多10斤飼料,這樣我們就很容易發現雞群采食量的變化,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5、雞群體重的變化規律:說實際的,育雛育成期有的朋友還稱稱雞群體重,產蛋以后就不管了!其實蛋雞開產后體重的變化很重要,一定要每周稱一次體重,找到標準手冊對照一下,看看是否符合標準?如果以前體重在正常值以內,這周體重下降了,一定注意潛伏問題!雞群離發病已經不遠了!
6、聽呼吸音:每天晚上睡覺前一定要到雞舍里面去聽上5分鐘,聽一下有無呼吸道的聲音!因為在發生呼吸道病的時候不是一下子就爆發的,大多時候都是發現晚了,只要發生在前期很好治療;人睡覺的時候一定要想到我們的雞群睡得好嗎?所以說有的朋友說:“我的雞群突然爆發呼吸道了!”我就問問他:“不是突然爆發吧,是不是你沒早發現啊!”
7、看糞便:養殖經驗豐富的朋友一般善于從糞便的觀察中提前發現病情,觀察糞便要從兩方面去觀察:第一是顏色,紅色:一般見到紅色都知道是球蟲病,但現在要注意球蟲和壞死性腸炎的混感!這個時候呢,可以用大家都很熟悉的腸痢停了!針對細菌性腸炎、腸毒綜合癥、頑固性球蟲、病毒性腸炎、不明原因降料或不增料特效藥,當天糞便即可改善。黃色:黃色像米湯樣的糞便要注意流感等病變;白色:小雞白痢、法氏囊炎的蛋清樣糞便、腎傳支的白色石灰樣便等;綠色:綠色還要分干綠和稀綠,干綠一般見于菌群失調;稀綠見于病毒病的感染;黑色:近幾年黑色糞便越來越多,黑色便是由于霉菌毒素引起的,混有腸毒病的一種糞便!第二是形狀:正常形狀的糞便是從籠上落下來后,糞便成牛糞拍狀,上面附有一層白色的尿酸鹽;如果落下來后成細條狀,發干,這就有問題了,是由于腸道出血造成蠕動變慢,糞便在腸道停留時間過長水分吸收過多造成的,這樣的糞便雞群一般伴隨著采食量低下;稀糞:只要糞便落下來后摔散,不成形就是稀糞!還有水樣便,這是由于腸道功能失調,水腫,造成腸道不能吸收水分所致!
8、學會觀察雞群精神狀態:觀察分遠處觀察和近處觀察;遠處觀察如見到縮脖、弓腰、尾巴下垂的雞群要注意觀察了,如果再見到它一會眼睛半睜半閉的話,一般是有問題了;近處觀察:首先觀察雞的冠子,看顏色是否正常?是否發紺?是否上面沉著霜雪樣變化?看冠子兩側羽毛是否倒立?看雞只眼睛是否不明亮?是否變成三角眼?是否流淚?鼻孔是否流鼻液?是否被干酪樣物阻塞?脖頸上的羽毛是否倒立?雞只是否有呼吸音等?
9、翻肛查看:通過翻肛可以判斷雞群是否出了問題?如果一翻肛就流出白、黃或綠色稀糞便,雞群肯定出了問題,如果翻肛看到泄殖腔出血、或輸卵管口水腫、出血都是感染了疾病所致!
朋友們,無論做什么事,都需要第一用“心”;第二用“腦”!用“心”去感受,用“腦”去分析,最后去總結!我們養雞需要總結的東西太多了!養雞沒有最好,只有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