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9年3月初,江蘇省某27日齡、5000只規模的泰州鵝品種商品代養殖場鵝群發?。好刻焖劳?0多只,有少部分鵝精神不振、縮脖,病鵝行動不變,表現腿病,另外拉白色稀便。解剖死鵝可見:肝臟、脾臟、腸道、密布針尖大的白色壞死點,腎臟腫大也散在白色針尖大的壞死點。個別鵝有痛風病癥和/或大腸桿菌病變。病鵝用抗生素治療無效,初步診斷為呼腸孤病毒感染,同時采集內臟組織送實驗室進行了星狀病毒、鴨瘟病毒、呼腸孤病毒、新呼腸孤病毒的RT-PCR檢測,結果顯示新呼腸孤病毒可以明顯擴增出特異性條帶,其余均為陰性,最終確診為新呼腸孤病毒感染。
病原學
禽呼腸孤病毒歸屬于呼腸孤病毒科(reovir-dae)正呼腸孤病毒屬(Orthoreovirus)。該病具有相同的理化和形態學特性:該病毒粒子的基因組為雙鏈RNA(dsRNA),有10個節段,無囊膜,呈二十面體對稱,具有雙層衣殼結構。最初呼腸孤分離于人的呼吸道和腸道,該命名來源于呼吸道腸道孤兒病毒,與引發的疾病沒有明顯的聯系。正呼腸孤病毒屬有四個成員,分三個不同的亞群。非融合性哺乳動物正呼腸孤病毒(MRV)代表1亞群,融合性呼腸孤病毒歸于亞群II,包括禽呼腸孤病毒(ARV)和分離于狐蝠的尼爾森海灣病毒。狒狒呼腸孤病毒(BRV)歸于亞群III。
呼腸孤病毒感染呈全球分布,目前禽呼腸孤病毒在商品禽群中極其常見,且大部分毒株沒有致病性,但從病禽的各個組織和器官中分離到了呼腸孤毒,在雞上這些病例主要表現病毒性關節炎/腱鞘炎、矮小綜合癥、呼吸道病、腸道病、免疫抑制病和吸收不良癥。呼腸孤毒也能感染火雞、鴨、鵝。雛鴨表現為肝臟不規則壞死,脾臟出血或黃白色壞死為特征。雛鵝病變主要表現為肝臟、脾臟、腸道、胰腺、腎臟密布壞死點為特征。2001年王永坤首次在雛鵝分離鑒定鵝呼腸孤以來,鵝呼腸孤已經在我國數省流行,主要侵害雛鵝和仔鵝,并造成危害。經國內一些研究人員的分離與鑒定,證明該病的病原為呼腸孤病毒科正呼腸孤病毒屬成員,由于該病毒與傳統的呼腸孤病毒在血清學上和基因組序列上均不同,因此稱之為“新型呼腸孤病毒”。通過多種藥物治療無效,結合實驗室RT-PCR鑒別診斷,確診為新呼腸孤病毒感染,現報道如下:
1剖檢與病料采集
剖檢27天齡病死的小鵝,可見肝臟、脾臟、腎臟、腸道彌散針尖大白色壞死點。見下圖
2 RT-PCR實驗結果
取肝臟、脾臟、腎臟組織剪碎,在研缽中研磨成糊狀,按照1:5-10加入PBS,反復凍融3次,7000-8000rpm/min離心10-15min,取上清液用核酸抽提試劑盒抽提RNA/DNA,反轉錄試劑盒反轉錄RNA為cDNA,然后再做PCR。擴增結果如下圖:
結論:
聯系臨床表現和實驗室診斷結果最終確診為新呼腸孤病毒感染發病。
建議采取以下措施:1)及時淘汰弱小殘次鵝;2)在飲水里添加黃芪多糖、轉移因子、多種維生素一個星期;3)飼料中添加阿莫西林加上克拉維酸加拌料連用4天控制繼發細菌性疾病,同時添加保肝護腎的中藥;4)加強飼養管理,保持舍內外環境衛生;5)在種鵝的選育過程中及時淘汰不合種用的鵝,進行病原篩查,控制由種源的垂直傳播疾病;6)在使用卵黃抗體時避免外源性污染帶來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