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坦布蘇病毒(黃病毒)肆虐多個養殖密集區,主要危害未免疫的肉鴨群體,給廣大養殖戶造成嚴重損失。第八屆中國水禽發展大會上,中國農科院上海獸醫研究所李澤君研究員對該病毒的研究成果做精彩報告。今天的分享可以解答大家常見的疑問。
1、傳播方式和傳播速度?
1.1 通過人工感染蚊子后研究蚊子生命周期中的病毒量,結果表明蚊媒傳播仍然是主要的傳播方式之一!
1.2通過隔離器進行人工感染后的同居感染試驗和空氣傳播感染試驗,結果表明病毒可以通過接觸傳播和空氣傳播!
2、活疫苗毒會散毒污染場地和毒力返強?
疫苗毒通過傳代致弱,無致病性。免疫后同居鴨群未受感染,且無法在體內傳代。說明其無水平傳播能力,無毒力返強風險。
3、如何免疫?什么日齡免疫?
疫苗無法通過黏膜免疫產生有效的免疫應答,只能通過肌肉注射的方式,免疫后4-6天能夠產生中和抗體,但應該考慮過早免疫,雛鴨母源抗體的影響,同時也應該考慮免疫后抗體持續期能否保護至出欄,所以應該進行科學的抗體監測來制定合理的免疫方案。
4、疑似發病鴨群,病料應采集什么部位?
病料采集送檢應該優先重點采集脾臟、氣管、胰腺、肺臟。
總結:疫苗是最后一道防線,而不是唯一一道防線?。?!
肉鴨養殖周期短,成本控制嚴,但卻面臨疫病種類多,人工成本高等諸多問題。關于黃病毒的防控,廣大養殖戶不應該只依賴于疫苗一個途徑,這并非萬全之策;要切實做好養殖場環境衛生和滅蚊工作,如清除積水避免蚊蟲滋生等,切斷傳播途徑。同時,由于該病毒傳播速度快,因此臨床判斷要非常迅速,及時采取措施才能避免損失。
感謝圖片數據來源:中國農業科學院上海獸醫研究所李澤君研究員